当前位置:千优问>常见问答>中印边界问题由来

中印边界问题由来

2023-06-02 08:01:33 编辑:join 浏览量:571

中印边界问题由来

中印边界问题由来

中印边界全长约1700公里,习惯上分为东、中、西三段:东段长约650公里,从中国、印度、缅甸三国交界处至中国、印度、不丹三国交界之处的底宛格里;中段,长约400公里,从西藏普兰县的中国、印度、尼泊尔三国交界处至札达县的6795高地;西段长约650公里,从札达县的6795高地至新疆的喀喇昆仑山口。整个边界从来没有正式划定过,但根据双方历史行政管辖所及,形成了一条传统习惯边界线,东段是沿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中段是沿喜马拉雅山脉,西段是沿喀喇昆仑山脉西藏、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与印度在历史上有着长期的交往和传统友谊,过去中印两国的地图均按照传统习惯线标划边界,两国人民亦遵守这条传统习惯线。只是在英国统治了印度以后,英属印度当局以印度为基地,把侵略扩张的矛头指向中国的西南和西北边疆地区,这才逐步使中印边界发生了分歧。英印政府利用中印边界从未正式划定的状况,对中国西藏和新疆进行侵略扩张活动,从而埋下了争执的种子。 1911年,中国发生辛亥革命,西藏地方处于混乱的局面,英国殖民主义者认为这是向中印边界东段——从阿萨姆平原的边缘向喜马拉雅山进行侵略扩张的大好机会。于是,英印政府除了派遣“讨伐队”向中国这部分地区的部落种族进行武力镇压、金钱引诱以及所谓订立契约外,还派大批测量探险队,化装成僧人、商人、探险旅行者,窜入西藏东南部中印边境地区,偷偷地进行大量的侦察、测绘(偷测)等活动,为英印政府外务大臣麦克马洪画一条侵占中国西藏大片领土的所谓印藏边界线作技术上的准备。 1914年3月,英国侵略棚首者为了实现其侵略企图,施展阴谋手段,趁“西姆拉会议”之机和辛亥革命之际,策划中、英、藏三方会议,于1913年10月至1914年7月在印度西姆拉召开,企图把西藏从中国领土分裂出去,由于中央政府代表未在正式条约上签字,英国阴谋未能得逞。英国代表麦克马洪及其助手贝尔诱惑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夏扎,背着中国中央政府代表在德里进行私下秘密交易。麦克马洪等人以赠给西藏5000支枪、50万发子弹,支持西藏“独立”,帮助西藏赶走汉军等条件为诱饵,胁迫夏扎在秘密换文上签字,骗夺中国9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1914年3月24日,麦克马洪在德里交给夏扎秘密换文,换文的附件以粗略红线划了一条划分印藏边界东段边界线的地图,要求夏扎在上面签字盖印。麦克马洪在换文中,对此图既没有文字上的描述,也没有说明是依据什么原则,条件画出的,而仅划在比例页为1英寸等于8英里的地图上。当夏扎在签字时,表现推诿、迟疑不决,贝尔马上变了脸色,发脾气,夏扎在威胁利诱之下,在“麦线”图上签字。牛津大学高级研究员内维尔 •马克斯韦尔曾指出:所谓“麦克马洪线”是一九一四年西藏一个代表团与印度政府外交秘书亨利•麦克马洪爵士在德里所作的一桩未经授权的秘密交易的产物,麦克马洪以威逼利诱(表示愿意支持西藏反对中国中央政府)的手段,说服西藏人同意了一种边界线的划法——把边界线向北推移了大约一百公里。1987年5月英国《南方》月刊,载《中国藏学》1989年第2期。麦克马洪划的这条粗略红线,西起不丹边境,向东伸延至西藏察隅。其范围包括西藏在南之门隅、珞瑜和下察隅三大地区,把历史上长期属于中国的9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有着丰富的矿物、生物和水利资源)划归英属印度。划定后的印度东北边界,就从喜马拉雅山足向北推到了喜马拉雅山的山嵴。对于这条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中国历届政府从未承认。后来,英国给西藏提出的两个承诺并未能实罩码现,因此西藏地方政府对“麦线”也不承认。英国知道炮制这条“麦线”的非法性,所以英国政府长期对此保密,不敢公开。然而,英国侵略者既做贼心虚,又贪婪成性,在时隔20多年后,于1938年又故态复萌,干起偷偷模模的不光彩勾当来,采取伪造证据、偷梁换柱的手法,重新出版1929年的《艾奇逊条约集》第14卷,篡改该卷中关于西姆拉会议的原始记录,伪造有关“麦线”内容,塞进该卷的西姆拉公议内容之中,重新出版该卷,而出版日期仍用1929年原版日期。这样,1938年印刷的标明1929年出版的《艾奇逊条约集》第14卷伪本中,出现了“麦线”秘密的非法文件。伪版本出版后,英印政府即下令把1929年的原版本大量销毁了。与此同时,英印政府在出版《西藏高原与周围国家的地图》中,第一次改变过链闷数去同中国主张的传统习惯边界线相同的画法,用“未经标定”的符号,画出了“麦克马洪线”。这样,臭名昭著的“麦克马洪线”就炮制出来了。由此可见,“麦线”是非法的,失效的,但从此埋下了中印边境东段争端的祸

标签:由来,边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