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优问>常见问答>什么是大声展

什么是大声展

2022-10-04 18:47:02 编辑:join 浏览量:637

什么是大声展

什么是大声展

人人都是策展人 欧宁大声展是一个自发的展览。2005年,姜剑、钱骞、吉吉和我想做一个关注新一代设计师和艺术家的展览,到处找赞助,最后找到了现代传播集团。现代传播集团由此发展出一种特殊的媒体行销方法,亦即通过展览去销售它的广告版面,而不是通过售卖艺术作品来获得回报。这在中国的媒体工业中可以说是个首创。对它的发行终端(读者)来说,展览不仅提供了大量的阅读内容,也提供了一次立体化的观展体验。大声展可以算是媒体立体化营运的完美范例,特别是它的融资和推广方式,在美术馆和双年展体制中是少有的。 2005年的大声展首先在深圳OCAT举办,然后巡回到上海中信泰富广场展出,到北京的时候,是在幸福村艺术中心。我们感到最兴奋的是在上海那一站,因为处于购物中心之中,它能遭遇到大量意料之外的观众,那是一些平常在其它艺术展览里没有见过的观众。有鉴于此,我们把2007年大声展的场地都选择在中国四个城市的四个大型购物中心里面。 在广州我们选择了天河区的正佳广场,它是亚洲最大的购物中心,每天的人流量有20万人,周末的时候达到40万。在上海,我们选择的大宁国际商业广场如同一个小型城市,有大量可使用的户外空间,我们还使用了它的停车场。在北京我们选择了SOHO尚都,这个场地与广州正佳广场比起来略小,但SOHO尚都支持我们在室外搭建不少专门的空间,我们也使用了它的地下车库和一些走廊。在成都,我们选择了百联天府购物中心,它是成都人气最旺的商业空间之一。基本上四个城市的场地都是使用购物中心的整体空间,而不仅仅是局部空间。我们多次对场地进行考察研究,把所有可用空间整理出来,并建立了一个设计模型。购物中心里的商品、消费人群和参展作品、展览观众共处于同一个空间,这样对于一个展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有意思的是可以把购物体验与观展体验融为一体。 本届的展览设计由北京的建筑师梁井宇来负责,他将作品分布在购物中心不同的楼层和空间,然后通过建构一些索引和导览系统,来帮助观众找到自己所关注的作品。今年大声展的观展方式如同在Google上进行搜索。我们编辑的导览手册,里面有参展艺术家的详细信息,每个城市展览场地都附有一个导览地图,每张地图都有几种索引方法。例如以国别为索引,英国艺术家的作品虽然分布在不同楼层空间,但可以通过一条特定的线串联标示出来,方便观众查找。除此之外,观众还可以通过作品类别或艺术家姓名A-Z来检索,有一点像寻宝游戏。 购物中心是中国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新一轮经济运动内爆的空间形式,发生在这个空间里的消费行为也是我们今天最常见的公共生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我们的公共记忆。在这种巨型的消费空间内嵌入一个艺术展览,除了突破美术馆和双年展的一般展览模式之外,我们更希望淡化艺术的殿堂感,让艺术进入人们的生活,拉近与人们的距离。让人们在休闲消费活动中偶遇艺术,发现艺术,也许比居高临下地实施教育更能让艺术进驻人心。 07大声展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在每个城市的主展场之外,我们发展了一种叫咖喱秀的外围展形式。咖喱秀就是家里秀,即在私人公寓或小型办公室举办的展览和活动。传统的展览是在特定的展期内把观众集中到特定的展场,但07大声展则通过咖喱秀把主展场聚集起来的人群再疏散到城市各个角落的不同私人空间。灵活的、游击式的咖喱秀加上主体展览前后大量的讲座、学术会议、公共论坛等小型活动,可以把展览的展期向前向后拉长。这样做也是想表明,展览不一定是特定时间特定场所内的特定活动,而应是俯拾皆是、唾手可得的日常生活经验的一部分。 今年3月29日我们在广州做了本届大声展的第一个讲座,请英国的参展艺术家Sebastien Noel来介绍他在新媒体领域的探索。4月1日我们邀请了纽约艺术家、建筑师和城市研究学者Kyong Park在北京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来讲底特律城市空心化的问题,这对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很有参考意义。在中国,每个城市都在扩张,而农村却在收缩。底特律的情况是因为福特汽车公司把工厂搬到郊区,这样就导致内城的空心化,大量人迁走,引起了很多的社会问题。这个讲座体现了我们在策展实践中所倡导的文化针对性。 我们还发展了一些合作项目,例如4月8日的时候我们邀请英国的建筑师Celine Condorelli来到中国跟北京的建筑师王晖进行前期调研和对话,然后他们一起创作一件作品参加大声展。这种合作可以探讨文化的差异性和融合的可能性。特别是我们专门挑选王晖这样一个建筑师,他不是海归派,而完全是我们中国本土教育系统培养出来的建筑师。这样差异越大,对话越精彩。 今年我们还想探讨国族认同的问题。我们的学术会议,将通过对艺术和设计历史的钩沉研究,以及与英国、日本和荷兰等国家的对比研究,来探讨怎样在当代中国建立新的国族认同,即新的中国性。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国力不断上升,奥运会举办在即,人人都在憧憬崛起的当下,这个话题不管是从艺术家来说,还是从政府来说,都是非常迫切的话题,我们想通过这个会议平台把话题的讨论深化。 07大声展搭建了一个9个人的国际策展团队,来自国内和世界各地的参展艺术家超过150位。有英国文化协会和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两个国际机构参与,其中英国文化协会是受到上一届成功的感染而主动要求参与的。这样一来,世界上两个在创意工业方面比较活跃的国家都囊括在07大声展里。 现在整个中国都在谈论创意工业,特别是政府也在鼓吹创意工业,但大多数人都只是看到创意的产业价值,而忽略了它的社会价值。所以07大声展特别想强调社会价值。目前中国还是处于一个“前喻”型的社会,也就是说年长的人在这个社会里拥有话语权,年轻人很少有机会表达自己,大声展就是要给他们提供一个能够释放自己能量的通道。因此,它的参展人主要以平均年龄在30左右的艺术家为主,观众的定位也非常年轻。从社会学角度来讲,它能平衡年轻人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心理需要,缓解潜在的代际冲突,这就是它的社会价值。 在谈到创意的时候,我们总是把焦点放在艺术、设计、电影、文化等方面,其实,我们更应关心社会创新的问题。比如说广东有一个网名叫安猪的年轻人发起了一个叫做“多背一公斤”的项目,鼓励那些去旅游的人,多背一公斤的文具和书刊,送给沿途贫穷地区的学生。这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创意,吸引了许多人踊跃参加。这个创意实际上调动了人们去从事一个慈善事业,人们做好事再不是出自国家的动员,而是出于内心的自觉,这对于目前中国的社会来说是一个伟大的进步,让人看到公民社会的希望。如果说一个展览要解决文化针对性,我觉得就应涉及类似的实践。 07大声展有10个关键词。这10个关键词既不是展览的主题,也不是作品的分类方法,而是经过大量寻访艺术家以后,我根据他们的作品所表达出来的思想和理念,总结出来的一些要点,以及我们专门策划的一些特殊项目。它们包括:都市策略、新物质主义、仿生美学、社群连接、伊托邦(E-topia)、游击文化、公共记忆、永续之梦、听游记和咖喱秀。 “都市策略”是指我们应如何应对中国目前剧烈的城市化现实。尽管我们最后无法邀请到莫斯科的建筑小组Iced-Over Architects和纽约艺术家Michael Rakowitz前来参加07大声展,但是我在这里还是要提到他们的两个作品。 Iced-Over Architects把用来清洁大厦外墙的吊台改造成了供流浪汉睡觉的“浮床”,挂在大型的现代化公寓上,流浪汉们可以敲窗跟公寓里面的人借厕所、借水、借电等。这个作品颠倒了现代都市的空间结构,把现代公寓变成了流浪汉生活补给的一个附件。它可以说是无产者的“都市策略”,体现了非常激进的左派观点,提出重新分配社会资源的要求。Michael Rakowitz设计了一种塑料睡袋,流浪汉可以把大厦排气管道排出的废气接入它的隔层中进行取暖。另外,为了让露宿者躲避警察的驱赶,他还把帐篷设计成车罩形状,形成一种伪装。这也反映了都市贫困人口的生存策略。 这两个作品均考虑到城市中的弱势群体。在中国,城市化运动不仅没有愈合反而拉大了贫富差距,其基尼指数已经接近崩溃的边缘。法国建筑师Benjamin Beller注意到中国城市中大量存在的巨型广告牌背后的“剩余空间”,他通过简单的加建,把这种空间变成了混合多种功能的简易住宅:白天合上仍是广告,晚上打开则变成厨房、卧室和露台。这是本届大声展体量最大的参展作品,它的动机亦是出自为无家可归家创造更多栖息空间。 “新物质主义”,是指重新找到一种观看物质世界的新角度。来自阿姆斯特丹的参展艺术家吴明伦设计了一件衣服,既可以穿在自己身上,又可以穿在椅子上面,人可以变成椅子,椅子也可以变成人,人与物的互换,彰显了物的权利:所谓物权,不应是指人对物的所有权,而是物自身的权利。而现居伦敦的荷兰参展艺术家Simon Heijdens设计的地毯其实就是在地上用腐蚀材料腐蚀出来的图案,他巧妙利用了物质的负形,即非物质。 “仿生美学”是指一种创意方法论,从动植物和自然界找寻创作灵感,例如Julia Lohmann设计的牛背凳,石川设计的树冰箱;“社群连结”是指一种与过去完全不同的社会组织方式,它以独立杂志、网络社区进行人群聚合,例如马蒂(朱薇)创办的电子杂志After 17和223(林志鹏)的影像博客;“伊托邦”是指电子技术创造了新的现实和世界观,例如曹斐在Second Life上纪录的线上奇观;“游击文化”是指一种新的无政府主义都市文化,例如Troika发明的游击式短信投影仪几乎是以电子涂鸦的方式实施了对都市空间的强占;“公共记忆”是从个人经验出发对集体无意识的寻找,例如蔡凯的Lileiandhanmeimei品牌,路路(李心路)的“霹雳娃娃”系列产品和大婴(任亦)的系列插图;“永续之梦”是指文化保存、多样化生活和可持续发展的理想,例如魏超、吴永红和陈飞波的“影子计划”,彭磊的电影《北海怪兽》。 “听游记”是一个专门策划的声音艺术与城市地理研究相结合的项目。我们邀请下划线工作室与众多中国声音艺术家对每个城市主展场周边往返车程在40分钟以内的区域进行研究,对它的建筑类别、功能、噪音指数进行采样、分析,在此基础上创造一个新的声音作品,安装在汽车上。观众坐在汽车上,按照艺术家选定的路线行走,这样既可以听着艺术家的声音作品又可一边感受城市街道的视觉印象。 “咖喱秀”,如前所述,就是在家里做展览。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自发性,如果你有话要说,有东西要秀,咖喱秀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它没有任何的约束,而且低成本,甚至是零成本。通常展览都需要印画册,而咖喱秀可以用特别节省的方式来做,例如用电脑打印然后再复印的方式来制作。咖喱秀可以通过口头宣传,通过网站、博客或者邮件的方式来发布信息。你不能只是叫你的朋友来参加,还应该通过网上征集公开的观众,突破小圈子的局限,开放一个讨论的通道。为了测试咖喱秀的效果,我们做了大量的实验,已经在兰州、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深圳、大连、成都等城市组织了超过10场的咖喱秀。 大声展其实已经是一个非常大的平台,有各种资源可供我们调配。但我们为什么还要鼓励咖喱秀呢?我们就是想试一试,在没有资源或只有少量资源的情况下,展览能做成什么样子。如果没有资源或极少资源而仍能操作展览,那说明人人都是策展人这句话并非是一个梦想。 2007年5月31日,北京

标签:大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