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优问>常见问答>做七有哪些习俗

做七有哪些习俗

2022-11-20 00:40:20 编辑:join 浏览量:644

做七有哪些习俗

做七有哪些习俗

做七,又称烧七或斋七,是民间常见的祭奠习俗。大致内容是:人死后,亲属每七天要设斋会祭奠一次,前后七次,共七七四十九天。第一个七天称头七,以下依次是二七、三七……七七。关于做七,有很多讲究和规矩,并且不同地方习俗也不同。直到最后先说头七。现在的头七就简单地指人去世后的第七日,其实最初的头七是根据死者去世的时间、再配合天干地支计算出来的日子及时辰,只是人们觉得这样太麻烦。民间有个说法,死者的魂魄会在“头七”这一天返回家里来看看。于是,家人就要在死者魂魄回来前做好祭奠的饭菜,然后回避,最好的方法是睡觉。如果看到死者的魂魄,也不能出声,否则会吓着死者,影响他投胎转世。当然,上面的做法是最简单的了。有些地方头七祭礼很隆重,儿子要设木主焚纸钱,还要延请和尚诵经,最后还有烧天梯。他们认为,头七的时候,人的灵魂还在到处飘荡,并时时在望乡台上看着白己的家乡。到了头七晚上半夜,家属必须烧一个纸做的天梯给死者,死者的灵魂才会顺着这个梯子到达天堂。到了二七,死者亲属一般请道士;三七、四七俗称“散七”,不一定由儿子亲自祭奠,外甥、侄辈也可以;而五七又很受重视,需要儿子来做,另外还须有“回煞”仪式;六七由女儿备酒饭,没有女儿就由侄女来做;一七七称“断七”,需要供奉洒菜祭奠,还得诵经除灵。牵手天路现在民间很多人家还遵循做一七的礼俗,有些则简化了,只做头七。关于做七的来历,有好几个说法。相传庸太宗李世民临终前曾嘱咐太子,死后每隔七天要给他摆一次荐宴、烧一回纸钱,前后共七次,七七四十九天止,这样他的灵魂就会顺利超度。皇帝的话就是圣旨,太宗死后。太子就一一照办了。后来,公卿百姓就纷纷仿效,由此形成了做七的习俗。这是一个故事,没有史料佐证。实际上,早在南北朝时期,做七的习俗已初步形成。如(北齐书·孙灵晖传》记载道:“从绰死后,每至七日及百日终,灵晖恒为绰请僧设斋。”再如《北史·胡闰珍传》也说:“国珍年虽笃老,而雅佛法”,及瑰,“诏自始A至七七,皆为设千僧斋。”还有人认为做七的习俗最初不是源于佛教,而是道教。清代赵冀在《咳余丛考》中就持这种观点,他说道:“按元魏时,道士寇谦之教盛行,而道家炼丹拜斗,率以七七四十九日为断,遂推其法于送终,而有此七七之制耳。”虽然做七的具体来历还不是很清楚,并且这些习俗中可能还多少带有一些迷信的因素,但同时也传达出亲人对死者的哀思和追念。

标签:做七有,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