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优问>百科知识>内化论,内铄论和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有

内化论,内铄论和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有

2023-05-20 00:58:27 编辑:leo 浏览量:618

内化论,内铄论和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有

没有内铄论的说法,只有内化论和外铄论

内化论:维果茨基、列昂节夫、加里培林。

1、苏联维果茨基曾提出内部智慧过程等高级心理机能起源于外部活动的假设。

2、列昂节夫认为,在外部物质活动和内部精神活动中存在着相同的结构,因而两种活动可以互相过渡、转化。

3、加里培林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外部物质活动转化为智力活动的五个阶段:活动的定向阶段;物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卜纤动阶段;不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内部言语活动阶段。

外铄论:荀子、洛克、斯金纳

1、荀子:对于人自身的因素,是需要改造的。

2、洛克:心灵犹如一块白板,本身没有内容,可以任人涂抹,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状况。

3、斯金纳:好悔人的行为乃至复杂的人格都可以通过外在的强化或惩罚手段来加以塑造、改变、控制或矫正。

内化论,内铄论和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有

扩展资料:

内化指的是一种过渡,由于这种过渡的结果,对付外部物质性对象的外部形式的过程将转变为在智慧方面、意识方面进行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它们经受了特殊的转化——概括化、言语化、简缩化,而最主要的,是能够超出外部活动可能性的界限型袜仿而进一步发展。

外铄论(“铄”读shuò)(环境决定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如环境的刺激或要求,以及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是一个关于解释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名词,和内发论(遗传决定论)相对。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内化论

百度百科-外铄论

标签:内铄论,外铄论,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