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优问>百科知识>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的定义是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

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的定义是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

2022-12-13 22:14:21 编辑:leo 浏览量:593

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的定义是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

一、定义

1、密度是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所谓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是指不含有任何孔隙的体积。

2、表观密度表示材料单位细观外形体积(包括内部封闭孔隙)的质量。容积密度表示材料单位宏观外形体积(包括内部封闭孔隙和开口孔隙)的质量。

3、堆积密度是指散粒材料或粉状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材料的堆积体积指在自然、松散状态下,按一定方法装入容器的容积,包括颗粒体积和颗粒之间空隙的体积。

二、区别

1、表述对象范围不同。

密度是一个广泛概念,可以表示所有物质的密度;而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则是指对特定物质条件下的密度。

2、测量方法不同。

密度测定可以使用比重杯法、阿基米德定律、浮力法、密度计法等。表观密度对于形状规则的材料,直接测量体积;对于形状非规则的材料,可用蜡封法封闭孔隙,然后再用排液法测量体积。堆积密度一般将物体置于某一容器中,在刚填充完成后所测得的单位体积质量。

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的定义是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

扩展资料

密度应用科学上

1.鉴别组成物体的材料。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其办法是是测定待测物质的密度,把测得的密度和密度表中各种物质的密度进行比较,就可以鉴别物体是什么物质做成的。

2.计算物体中所含各种物质的成分。

3.计算很难称量的物体的质量或形状比较复杂的物体的体积。

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式:m=Vρ或 V=m/ρ,可以计算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特别是一些质量和体积不便直接测量的问题,如计算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纪念碑的质量等。

4.判定物体是实心还是空心。

判定物体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一般有以下三种方法 :

(1)根据公式,求出其密度 ,再与该物质密度ρ比较,若 <ρ,则为空心,若 =ρ,为实心。

(2)已知质量,由公式,

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的定义是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 

求出V ,再与V物比较,若V物>V ,则为空心,若V=V物 ,则该物体为实心。

(3) 把物体当作实心物体对待,利用,求出体积为v的实心物体的质量, 然后将m 与物体实际质量m物比较,若m>m物时,则该物体为空心,若m=m物,则该物体为实心。

5.计算液体内部压强以及浮力等。(密度也可以计算柱体压强)

6.鉴别未知物质

“氩”就是通过计算未知气体的密度发现的。经多次实验后又经光谱分析,确认空气中含有一种以前;不知道的新气体,把它命名为氩。

表观密度

对于形状规则的材料,直接测量体积;对于形状非规则的材料,可用蜡封法封闭孔隙,然后再用排液法测量体积;对于混凝土用的砂石骨料,直接用排液法测量体积,此时的体积是实体积与闭口孔隙体积之和,即不包括与外界连通的开口孔隙体积。

由于砂石比较密实,孔隙很少,开口孔隙体积更少,所以用排液法测得的密度也称为表观密度,过去称为视密度。材料的含水状态变化时,其质量和体积均发生变化。通常表观密度是指材料在干燥的状态下的表观密度,其他含水情况应注明。

多数材料为多孔物质,具有与外部相通的开口孔和不通的闭孔,将含有闭孔材料的密度称为“表观密度”。表观密度=材料的质量/炭材料通常用比重瓶法(Pycnometer),以甲苯或正丁醇作标准液进行测定,也有用氦气充填微孔直到几乎不再吸附的气体介质置换法进行测定的。

有时也用水银压入微孔中进行充填测定。随测定方法以及浸透或置换的程度不同,所得数值也不一样。

堆积密度

又称体积密度,松密度,毛体密度,简称堆密度。散粒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按下式计算:ρ′0=m/V′0,式中:ρ′0为堆积密度,kg/m;m为材料在一定容器内的质量,kg;V′0为材料的堆积体积,即装入容器的容积,m,是包含颗粒间的空隙和颗粒内部孔隙在内的总体积。

按自然堆积体积计算的密度称为松堆密度(loose density);以振实体积计算则称紧堆密度(tap density)。堆积密度受容器大小、填充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测定时应按一定的方法进行。通常是从一定的高度让试料通过一漏斗定量自由落下(见图)。

松散充填后的密度称为疏充填堆积密度。密实充填后的密度称为密充填堆积密度。此外还有压缩率、充填率及空隙率等参数;粉料的堆积密度、充填率与颗粒大小及其分布、形状有关,尤以粒径分布的影响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密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表观密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堆积密度

标签:密度,表观,堆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