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优问>百科知识>浪费食物有果报吗,佛经里有没有提到

浪费食物有果报吗,佛经里有没有提到

2023-01-12 10:46:38 编辑:leo 浏览量:583

浪费食物有果报吗,佛经里有没有提到

浪费食物有果报吗,佛经里有没有提到

如果吃不多就不要准备那么多,食物不好吃不想吃就不吃也不好。有钱也不能随便浪费食物啊。假使百千劫 所作业不亡 因缘会遇时 果报还自受。以下佛经说明正确的饮食观念:《佛遗教经浅释》 B1 明共世间法要 C2 对治止苦法要 D2 多食苦对治~~~~~~~~汝等比丘。受诸饮食。当如服药。于好于恶。勿生增减。趣得支身。以除饥渴。如蜂采华。但取其味。不损色香。比丘亦尔。受人供养。趣自除恼。无得多求。坏其善心。譬如智者。筹量牛力。所堪多少。不令过分。以竭其力。 这段经文就是说要我们吃饭会吃,睡觉会睡,穿衣服会穿。吃饭怎么样会吃呢?你若是不会吃,那就生出贪心,好吃的就吃很多,不好吃的就不要吃,这就是不会吃饭。 现在这是说,我们吃东西就好像吃药似的,能把我们饥饿的病治好了,不管它味道好不好。证了初果须陀洹(初果阿罗汉)果位的圣人,就不入色声香味触法了。证初果的圣人,走路不着地, 脚上没有尘土。为什么他脚不沾尘土?因为他没有色欲,没有食欲,断了八十八品的见惑。见惑──见到就迷惑,这八十八品都断了,所以他走路好像在虚空里一样。他吃东西也不管味道好不好,都是一样的味道,不入色、声、香、味、触、法,不被色声香味触法的境界所转,能把好和不好的味道都变成一个味道,变成一味,吃了就养他的生命,这是证了初果阿罗汉能有这个境界。所以修道的人,你看他吃好东西也吃这么多,吃不好的东西也这么多,没有一点贪味道的思想,没有这种的行为,这个人已经是不被色声香味触法所转的,这就叫不入色声香味触法。现在这一段经文是叫我们人对治食欲的贪心。 佛说,“汝等比丘”:虽然说是比丘,也包括优婆塞、优婆夷都在内。“佛制食时,食存五观”。五观是: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 第一要算一算自己的功德有多少?这粮食用了多少工?这一粒米经过农夫多少的工夫才能有?好像春天种田似的,中国古老的方法,先种下去,然后用锄头把草都铲去,铲完了又用泥巴把它摊上去,这是一遍。过了十多、二十多天,草又长出来了,又用锄头把它铲除一遍,铲完了又摊。每一次种田要铲三遍、摊三遍。你看这费多少人工?所以古来说: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飧,粒粒皆辛苦。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 忖就是想一想,忖度忖度自己修行有什么德行?是不是整天尽打妄想?是不是天天参禅打坐?是不是天天学习佛法?要“忖己德行”,要忖度忖度自己修行有没有德行?“全缺应供”,或者这德行够了,或者是不够。那么我应施主的供养,我够不够德行?这叫“忖己德行,全缺应供。”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 第三,你要防备、小心一点。小心什么呢?小心你这个心,生出一种贪心来。离过,要很小心的,不要教你这个心,见好吃的东西就生出贪心,吃多一点,这也是个过,贪心的过;不好吃的东西就讨厌了,就吃少一点,这讨厌的心也是过。你贪心是过;不愿意吃,这也是过。等为宗:你要好和不好都平等。好也不吃多一点,不好也不吃少一点,吃饱了就是,不要贪好味。味道一好,就吃多一口,这下子就是贪心,你看就这么厉害。修道是“差之丝毫”,就“谬之千里”,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起居饮食上,都要用功修行,找中道,不能在吃的饮食上分别好和不好。所以防心离过,要离开贪的过和不愿意吃的过。贪等为宗,以平等食作为宗旨。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 第四,我们吃饭要拿它当药来吃,它能治我们的饿病。我们的身体像机器似的,你给它吃点东西,它就做一点工。这个“正事良药,为疗形枯”,吃东西就是真正的药,真正治我们饥饿的病。五、为成道业,应受此食。 我们吃饭是为什么呢?要修行,成就我们的道业因为想要修道、成道,所以要吃食物。因此在受饮食的时候,就要有上列五种的观想。原文:http://www.drbachinese.org/online_reading_simplified/sutra_explanation/FinalInstruction/FinalInstruction.htm#a2b1c2d2

标签:果报,佛经,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