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优问>生活百科>通过《邹忌讽齐王纳谏》和《烛之武退秦师》体现两位君王对纳谏的态度和采取的措施

通过《邹忌讽齐王纳谏》和《烛之武退秦师》体现两位君王对纳谏的态度和采取的措施

2022-10-26 15:54:29 编辑:lily 浏览量:617

通过《邹忌讽齐王纳谏》和《烛之武退秦师》体现两位君王对纳谏的态度和采取的措施

通过《邹忌讽齐王纳谏》和《烛之武退秦师》体现两位君王对纳谏的态度和采取的措施

《烛之武退秦师》课本剧 根据《左传》改编 时间:战国•周襄王52年 地点:郑国 秦营 人物:烛之武、叔詹、郑文公、秦穆公、百里奚、杞子、逢孙、秦国密探008、谋臣宫娥兵士若干 第一幕 [人喊马嘶,军鼓阵阵。秦晋以郑无礼于晋且贰于楚,合兵围郑,郑危在旦夕] 郑文公 (背手踱步)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 众谋臣 (颤抖)大王,您都踱三天了,小心您那骨折的腿啊!大王……(凄厉地) 郑文公 (摇摇头,继续踱)…… 探子甲 (飞奔而至)报告大王,秦穆公率主将孟明视,副将杞子逢孙已与晋军会师! [话音未落] 探子乙 (连滚带爬)大……大王,围兵已破我郊关,直逼曲淆。 郑文公 (脸色煞青腿一软)安拉!! [众谋臣急忙上前搀扶] 郑文公 (唱)(调按《倚天屠龙记》)这次是我真的完蛋了吗?断送这些先王留下的期待…… [群臣大哭] 叔 詹 大王莫急,上天有好生之德也。昨夜我仰观星斗,发现我们王气未竭!不可因敌军压境慌了手脚,须讨一个退兵良策才是。 郑文公 说的容易,计从何来?(抹鼻涕一把,破涕为问) 叔 詹 大王您听我说。秦晋围郑,只因为我们无礼于晋并不曾得罪秦国;如今只要退去秦国,围便解矣。 郑文公 (半绝望地)如何退呢,爱卿 ? 叔 詹 找一个能说的,会道的,能吹的,会侃的即可…… 郑文公 (唱)(调按《单身情歌》)郑国的人那么多,能吹的没有几个。 叔 詹 老臣倒知一人… … 郑文公 (惊喜交集)Who?? 叔 詹 此人便是烛之武。 说时石汉皆开眼,道破泥人也点头。红日朝升能夜出,黄河东逝可西流。 郑文公 (大喜)快宣快宣![群臣喜急而宣] 烛之武 (须发皆白,拄登山拐棍上)老汉今年七十三,又愁吃来又愁穿。空有一身好本 领,就没混上半个官。如今郑王把我宣,肯定有事找我办。若是此事办成了,我是——嘿嘿,不愁吃来不愁穿! [咳嗽蹒跚而上] 烛之武 参见大王。 郑文公 (忙搀起)您就是烛老先生? 烛之武 (深揖)正是老臣。 郑文公 如今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寡人想让先生您往秦营跑一趟,您知道秦国…… 烛之武 老臣都知道,不过,容我考虑考虑。 [作罗丹雕塑《思索者》状] 烛之武 [面向观众沉痛地摇头]我年轻时他不用我,如今老了又来求我……唉,也罢!我也是郑国的优秀子民啊![走回郑王身边] 郑文公 (急切地搓手)…… 烛之武 好吧。老臣就走一趟! [群臣欢呼。“珍重”声四起] 郑文公 (拉着烛之武的手,深情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老烛,保重啊 [烛之武下,复又上] 烛之武 (耳语郑文公)给我买份儿保险。[下] 第二幕 [秦营, 觥筹交错,君臣欢饮] 秦穆公 [酒从须上流下,一甩,大笑]哈哈哈哈……不出三日,攻下郑国城池,我要地有地,要财有财,要美女有美女——呶? [群臣齐声附和。欢歌笑语,忽有哭声] 烛之武 (边哭边唱)(调按《任逍遥》)让我哭也好,让我笑也好,郑国已经快完了;让我醉也好,让我醒也好,秦国也要完蛋了吆—— 秦穆公 噫?何人在哭?大内密探008——把哭歌的人押进来! [烛之武踉踉跄跄被008押进来] 秦穆公 哭歌之人是你? 烛之武 正是老儿。 秦穆公 (食指成钩形托起烛之武下巴)老头子?起来吧。你到两军阵前来溜达什么,还唱那么丧气的歌?惹得本王不高兴,可是要杀头的! 烛之武 老儿当然知道。 秦穆公 知道还唱? 烛之武 唉,郑国危在旦夕,我伤心啊! [秦穆公回头向群臣一笑] 烛之武 (大笑)哈哈哈哈!不过…… 秦穆公 不过什么? 烛之武 您助晋灭郑,也难逃亡国之命啊! 秦穆公 你说什么?寡人看你是个老头子,刚才不与你计较,你竟越发放肆! 百里奚 大王,且听他讲下去。 烛之武 大王,老儿并非胡言乱语。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啊! 秦穆公 谁是黄雀? 烛之武 晋国是也! 秦穆公 (仰天大笑)哈哈哈哈……老头子,你吃错药了吧?我助晋灭郑,明日郑都 一破,我们要土地有土地,要财宝有财宝,要美女有美女(回顾左右)晋国谢我还来不及呢,怎会有黄雀所为? 烛之武 (摇头)素闻秦穆公乃一代明君,没想到今日一见——唉,见面不如闻名! 秦穆公 (疑惑地)什么? 谋 臣 (悄悄地)他说您不文明 。 秦穆公 (不高兴地)我说话从来不带脏字,怎么就不文明了? 百里奚 大王,他说您见面不如闻名! 秦穆公 好老儿,竟然拐弯儿骂我! 烛之武 大王,老儿并非此意。 秦穆公 (甩袖)那又是何意? 烛之武 为了秦国的发展前途,为了我们的共同利益,大王——我是来请您退兵的。(从旅行包里拿出一地球仪,快板)您来听,我来讲—— 郑国深居晋东方, 秦国又居晋西方, 东西相距数千里, 遥遥相望不可及。 秦国助晋来灭郑, 两国至,郑既亡, 晋侯岂肯分郑疆? 郑国归入晋国地, 他们势力会更强。 到那时,你秦王, 势不及他必遭殃。 (拉住秦王的手,深情地)轻者说,你竹篮打水空一场;重者说,您会由此把国亡!![群臣窃窃私语] 秦穆公 说得好,说得妙,再来一段我还要,要是下面没了词儿,你的人头我也要! 烛之武 (走进一步)若老儿没记错的话,晋文公当年逃亡之时,您曾有恩于他,可 如今他羽翼丰满,本来许给您的焦、瑕两座城池却闭口不提,并且大造防御工事。这种背信弃义出尔反尔之人,您能信他? 百里奚 大王,休听他胡言乱语!(大怒,跨出一步)老匹夫,今天不教训你你是不知道花儿为何这样红?(拔剑) 秦穆公 且慢,退下。老先生所言倒有几分道理。不过,我若撤兵,土地——没了;财宝——没了;美女——(群臣齐呼)没了!!(耸肩,摊手)我损失惨重啊! 烛之武 大王,您别急啊!(胸有成竹地)如今呐,东部可是比西部发达,尽管西部大开发如火如荼。您若放过郑国,哪天到郑国去旅游,我们作为东道主,实行食、宿、导游三包;您若放过郑国,哪天出兵经过敝国,我们为您提供粮草——大王啊,我们就是您东方的仆人啊!大王,还不要薪水啊,大王—— 秦穆公 (踱步)让我考虑考虑…… 百里奚 (沉痛地)大王,莫听他胡言乱语! [其他谋臣悄悄道:“我看——值!”] 秦穆公 …… …… 烛之武 (在营门外大喊)大王,你们也已饱受征战之苦,回去休息休息吧;大王,为您的子民想想吧,他们妻离子散,好可怜…… 秦穆公 (果断地)杞子逢孙听令! 杞子逢孙 末将在! 秦穆公 你二人率一师二师去保护郑国,其他人跟我撤。 杞子 逢孙 (异口同声唱)(调按《不能没有你》)不能退兵啊——是我唯一的语言! 百里奚 两位将军随我来。(抚二人背至营门外) 烛之武 百里先生……(掏出金砖若干) 百里奚 (大怒)你把我百里奚当什么人了——(往台下指)有刺客! (劈手夺过金砖,对烛之武说)好说好说。 [杞子逢孙满头大汗回来] 百里奚 (抱歉地)唉!眼花喽!(对杞子逢孙)依我之见,还是听大王的吧,切不可惹怒大王! [三人唏嘘而入] 百里奚 大王,经过我们认真、详细、周密、妥善…… 秦穆公 (不耐烦地)干脆点! 百里奚 (操山东方言)咱回家吧! 秦穆公 (大喜)好!! 烛之武 (一揖到地)大王英明,大王功德无量啊! [秦军解围而去。歌声响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尾 声 烛之武 (背李宁牌旅行背包,唱上)走四方,路迢迢水长长,迷迷茫茫一村又一庄…… (忽停住,掏出一红色本本儿,面向观众)事后,烛之武被评为“郑国十大杰出老年”。 (完) 剧本改编: 王青超 陈志鹄 王 雪 张 磊 演 员: 烛之武——王 雪 郑文公——--张 磊 秦穆公——王青超 百里奚——--陈志鹄 叔 詹——陈 亮 杞子逢孙——庄彬、游桂洋 0 0 8——白 亮 谋臣宫娥兵士——宋 慧 国云云 孔祥力 吴 强 张 建 剧 务:蔡金程 《烛之武退秦师》课本剧 演员阵容: 烛之武(李潇饰) 郑伯(成冬饰) 秦王(徐德文饰) 晋侯(罗勰饰) 佚之狐(周延饰) 子犯(陈钦泽饰) 探子(徐鹏飞饰) 旁白(刘家宗) 开篇: 春秋,一个没有权威,各自为利益纷争的年代。利益原则便是行动的最高原则。精明的外交家或说客深谙此道,穿梭往来于各国之间,或穿针引线、搭桥过河,或挑拨离间,挖人墙角,或施缓兵之计,赢得喘息之机,一国的命运便决定在他们的三寸不烂之舌上。今天,我们一起回到尘封的岁月,重新演绎当年中原大地发生的那次刀光剑影,那次唇枪舌剑。 第一幕 秦晋联盟围郑 郑上下想对策 晋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郑伯:哎,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哪里料到当年潦倒落魄的流亡之徒,如今却登上帝王宝座。 探子(急匆匆):报,报,报!有军情。 郑伯(圆瞪着眼睛):何事,如此慌张? 探子(气喘吁吁):大王,大事不好啦!晋军、秦军浩浩荡荡向我国开过来了。 郑伯(立起,惊愕):现在,情况如何? 探子:晋军在犯水南面扎营,秦军驻扎在函陵。对我国形成了合围之势。 郑伯(缓缓坐下):寡人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叹气)哎,你去,继续探听虚实。 (探子匆匆离去) 郑伯:来人,宣各部门负责人到大殿,参加紧急会议,有要事相商。 第二幕 佚之狐荐贤退秦 烛之武临危受命 (佚之狐上场) 郑伯:悔不该,当初没有好好招待重耳之贼。如今,他翅膀越来越硬,气势越来越盛,拿着周天子的令牌当令箭。如今,他也和秦国粘粘糊糊,走得是越来越亲,拜秦小子做了丈人,做了秦国女婿了。二人合伙来整我。(站起,背手踱来踱去,气愤)还判寡人“无礼和叛徒”之罪,欲治寡人于死地。众爱卿,如何是好,可有良策? 佚之狐:两军联合,我军抗敌,可有把握? 郑伯(摇头)差远了,蚱蜢斗公鸡,没把握。 佚之狐:大王不必担心。秦晋貌合神离,虽结秦晋之好,但如今这世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郑伯(面露喜色):爱卿,可有良策? 佚之狐:派人到秦营,游说秦退兵。 郑伯:何人可也,就爱卿吧。 佚之狐:有一人出马,必马到成功。 郑伯(直挥手):谁呀,爱卿快说? 佚之狐:曾经担任圉正的烛之武。 郑伯:此人一直未受重用,他肯出面吗? (夜访烛之武) 佚之狐(敲门):之武兄,之武兄,在家吗? 烛之武(迷迷糊糊):深更半夜的,谁呀? 佚之狐:我,阿狐呀!老小子,你也忒悠闲了,如今火烧眉毛,你还睡得着。快开门,大王来看你了。 烛之武(有些打趣,开门):甭开玩笑,大王会来我这旮旯地儿?(笑) 郑伯:武爱卿,近来安好? 佚之狐(大惊):老臣不知大王驾到,恕老臣无礼。(行拜礼) 郑伯:爱卿免礼。 (烛之武引大王和佚之狐上座,三人落座) 佚之狐:大王今日来访,有要事相商。 郑伯:国家如今大难临头了,晋秦联军已经兵临城下。望爱卿能出山,为国效力,助寡人一臂之力。 烛之武:老臣年轻的时候,尚且比不上别人,老臣的能耐也只能看马,养马,驯马罢了。到如今风烛残年了,拐杖都用上了,更没有能力做什么事了。 佚之狐:老小子,不要放肆,怎能埋怨大王? 郑伯(连连摆手):爱卿未受重用,寡人有眼无珠,是寡人的过失,是寡人对不住你。寡人给你赔不是。可如今国事紧急,只有爱卿能使寡人和郑国化险为夷。在说,身为郑国子民,如果郑国成为别人的囊中物,寡人完蛋,你也玩完。请先生三思而后行。 佚之狐:老小子,别给脸不要脸。在这节骨眼上,还翻什么旧帐。说退秦师后,大王会弥补你的。 郑伯:对,对!爱卿,别说事成,只要你肯出行,条件你开,寡人签单。 烛之武:大王言重了。老臣不过是吐吐苦水,一吐为快。只要大王能体谅老臣,了解老臣多年的失意,怀才不遇的郁闷。事成后,补偿老臣青春损失费,再加上这一趟行程的差旅费,就可以了。 (三人耳语,嘀嘀咕咕一会) 佚之狐:老小子,就这么定了。今天晚上,在东城门,用绳子将你放出城去。你就直奔秦营。在秦王面前,就看你的本事了。 第三幕 (到了秦营,探子楸住烛之武,带到秦王面前) 探子:禀大王,抓到一名郑国奸细。 烛之武:我是郑国人,但不是奸细。本人身处郑国久不被重用,空有一肚墨水。凭老夫多年阅历,观如今局势,郑国是无法对抗的,已经知道要灭亡这个事实。 秦王(大笑):还算识相,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重。 烛之武:消灭郑国,只是瞬间的事,还要麻烦大王亲自坐阵,实在过意不去。 (秦王大笑) 烛之武:从秦国到郑国算得上长途跋涉,而且还要越过晋国,大王应该知道其中的难处。 秦王:我知道,我高心,我有这个财力、人力。 烛之武:秦国是泱泱大国,而且国力一天强盛一天。攻下郑国后,秦或许会得到好处。但是,晋和郑是紧靠着的,一旦郑国战败,得利最多的肯定是晋国。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 秦王:先生多虑了,重耳可是我爱婿,我是他老丈人哎! 烛之武:大王真重情意。大王对晋国几代君王都非常照顾。就说晋惠公吧,想当初,大王将夷吾推上王位。夷吾曾答应割让焦、瑕两地作为报答,但是最终翻脸不认人,许诺的事,没有一件兑现。大王心胸宽广,不与他一般见识。但旁观者实在为大王鸣不平,痛恨这种忘恩负义之徒。看来晋国子孙身上携带这种背信弃义基因。 秦王(直摇头):不提也罢,提起旧事,让寡人隐隐作痛。 烛之武:大王,防人之心不可无。老夫为您细细说来。从晋国目前的活动看,争霸野心天地共知。在东面想把郑国作为自己的边境,又想扩展西边的疆界。如果不损耗秦国的土地,晋从哪里扩展西边的版图呢? 烛之武:大王,如果舍弃亡郑的念头,保住郑国,让郑国作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贵国的使者来来往往,就会有提供食物和住宿的地方,对大王而言,只有百利而无一害。望大王好好考虑此事,再做打算。 秦王:看来。只有这一招棋可走了。 烛之武:大王英明神勇,日后定成大气。 秦王:你回去传个话,在郑国,寡人必须留下部分军队,在郑国建立军事基地。 烛之武:遵命。 (烛之武退下) 第四幕 秦王:目前,郑国处境艰难,只能答应寡人的要求。众将听令,杞子、逢孙、杨孙驻守郑国,观察郑国动向。这样一来,退兵可以算得上面子和里子都有了。(大笑)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虽没有占领郑国,可全在我的掌控之下。 探子:大王,秦军开始从犯南撤离了。 子犯:大王,秦王太嚣张,自作主张,事先都不通知一声,分明不把晋国和大王放在眼里。不如这样,我军在他们归国途中设下埋伏,挫挫他的锐气,出出心中的怨气。 晋侯(摇头):不可鲁莽行事。想当初,如果没有这个人的帮助,就没有寡人的今天。依靠过他,现在却来损害他,违背仁义;来时双双而至,很团结,寡人很想维持这种局面。虽然秦国先打破了这一状态,可是他并没有发表声明,公开表示和寡人绝交,寡人绝不率先表示,因为这是不明智的;如果自相冲突,只会两败俱伤,以支离破碎来代替联合一致,这不是勇,而是有勇无谋。我们也班师回朝,另做打算。 结束语:烛之武,一个不受重用的大夫,在国家有难之时,临危受,利用自己机智善辩的口才,在对外的利害关系上寻找弱点和突破口,凭三寸不烂之舌说退了秦军,不费一兵一卒为国解了围。正如孙子说:“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

标签:纳谏,讽齐王,武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