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优问>生活百科>如何理解”天下为公“

如何理解”天下为公“

2022-11-18 18:20:20 编辑:lily 浏览量:580

如何理解”天下为公“

如何理解”天下为公“

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  出处:《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不少人把它理解为“大公无私”的意思,这是不正确的。“天下为公”本是一句古语,出自《礼记.礼运》,意思是指君位不为一家所私有。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帝王都是把“天下”视为私有财产,实行专制统治。  所以“天下为公”的口号其性质是与王权根本对立的,是反王权的.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正是要结束这种“天下为私”的不合理状况。但是,民国创立以来,“天下”被袁世凯篡夺,后来的北洋军阀,也都把“天下”视为私有,争权夺利,混战不息。因此,孙中山大力提倡“天下为公”,自己首先身体力行,以国民公仆为已任。孙中山先生一生中曾多次题书“天下为公”四字。  1924年,孙中山在题为《三民主义》的著名演说中,曾谈到“真正的三民主义,就是孔子所希望之大同世界”孔子向往的“大同”世界,即是指《礼记》一书中《礼运》篇所描述的理想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在“天下为公”的“公”字,按照东汉经学家郑玄的解释,即是“共”的意思。“天下为公”,也即天下是全天下人共有的天下。他说:“我们三民主义的意思,就是民有、民治、民享。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意思,就是国家是人民所共有,政治是人民所共管,利益是人民所共享。或许可以这样说,他的理想。他的目标,他的思想体系的基本精神,都浓缩在“天下为公”这四字之中。  天下是大家共有的,所以与每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既然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所以这一口号才有巨大的号召力。

标签:天下为公,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