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优问>生活百科>老舍的故事

老舍的故事

2022-12-03 03:20:38 编辑:lily 浏览量:585

老舍的故事

老舍曾荣获“人民艺术家”称号,他的作品不但在国内享有盛誉,还被译成多种文字发行海外,有着广泛的国际影响。

1944年5月,美国人伊万·金读了老舍1939年出版的《骆驼祥子》,被精彩的故事、鲜明的人物深深吸引,决定译成英文。

1945年2月,书名改为《洋车夫》的英文版《骆驼祥子》在纽约出版,在华盛顿、旧金山等各大城市书店热销,登上美国年度畅销书排行榜,从而受到当年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的关注。

1932年,老舍的科幻小说《猫城记》问世,内容是一架飞船前往火星,着陆时机毁人亡,只有“我”幸存,被一群猫脸的外星人带到猫城,开始了离奇古怪、艰难坎坷的外星生活。

1968年,老舍和《猫城记》进入诺贝尔文学奖终评,在五个候选人投票中获第一名。

这年,瑞典驻华大使受国内委托,在北京寻找老舍,却得知他已于1966年8月去世。按诺贝尔文学奖不颁逝者的规定,评委会只得重选,结果,奖项颁给了日本作家川端康成。

据作家萧乾回忆,1951年,他去瑞典参加学术会议,从外国友人处得知:老舍确在1945年因译者擅改《骆驼祥子》结尾,落选诺贝尔文学奖。上世纪60年代,瑞典驻中国大使也曾证实:1968年,瑞典文学院委托他与老舍联系,通知评选结果。

扩展资料: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男,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

老舍的故事

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实写照。曾经担任齐鲁大学等名校教授。一生主要作品有:《猫城记》《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及未完成的《正红旗下》,话剧《龙须沟》《茶馆》等,还有很多著名的文章,如:《济南的冬天》等被选入小学中学的课文中。

老舍在1968年征服了诺贝尔奖评委会。当瑞典驻华大使准备专程到中国寻访老舍下落时,却一直没有回信。事实上,老舍在文革开始的1966年,即受到攻击和迫害,不堪受辱的他跳太平湖自尽。

老舍虽未获奖,但他以深刻远博的文学思想、醇厚质朴的艺术风格,成为永远闪耀在世界文坛的一颗明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老舍两度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

百度百科-老舍

标签:老舍,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