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优问>生活百科>费洛伊德的人格的结构是

费洛伊德的人格的结构是

2022-12-04 20:12:26 编辑:lily 浏览量:593

费洛伊德的人格的结构是

费洛伊德的人格的结构是

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的人格是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三部分组成,本我又称原我,是建立人格的基础,终生保持幼儿时期的特点,它遵循“快乐原则”或是说“避苦趋乐”。在本质上是不受约制的,不能辨别现实和幻想,不具有任何价值、伦理和道德因素,它是非理性的、易冲动的,但可以为自我所控制和调节。自我是指个体为了调和周围世界和内部驱力通过暂停或停止快乐原则,追随客观环境的现实原则而发展出来的意识状态,是人格的执行部分,统辖着本我和超我。超我是人格中体现道德准则的部分,由“自我理想”和“良心”组成,遵循“至善原则”,透过双亲、教师、宗教影响和其他道德权威形式的接触而形成我们心理上的一部分。本我(id)包含要求得到眼前满足的一切本能的驱动力,就像一口沸腾着本能和欲望的大锅。它按照快乐原则行事,急切地寻找发泄口,一味追求满足。本我中的一切,永远都是无意识的。 自我(ego)处于本我和超我之间,代表理性和机智,具有防卫和中介职能,它按照现实原则来行事,充当仲裁者,监督本我的动静,给予适当满足。自我的心理能量大部分消耗在对本我的控制和压制上。任何能成为意识的东西都在自我之中,但在自我中也许还有仍处于无意识状态的东西。 超我(superego)代表良心、社会准则和自我理想,是人格的高层领导,它按照至善原则行事,指导自我,限制本我,就像一位严厉正经的大家长。弗洛伊德认为,只有三个“我”和睦相处,保持平衡,人才会健康发展;而三者吵架的时候,人有时会怀疑“这一个我是不是我”?或者内心有不同的声音在对话:“做得?做不得?”或者内心因为欲望和道德的冲突而痛苦不堪?或者为自己某个突出其来的丑恶念头而惶恐?这种状况如果持续得久了,或者冲突得比较严重,就会导致神经症的产生。 对于本我和自我的关系,弗洛伊德有这样一个比喻:本我是马,自我是马车夫。马是驱动力,马车夫给马指方向。自我要驾御本我,但马可能不听话,二者就会僵持不下,直到一方屈服。 对此弗洛伊德有一句名言:“本我过去在哪里,自我即应在哪里。”自我又像一个受气包,处在“三个暴君”的夹缝里: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我,努力调节三者之间相互冲突的要求,所以说自我是永远的矛盾产物。

标签:洛伊,人格,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