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千优问>生活百科>描写兰花的句子,不是古诗词!!!

描写兰花的句子,不是古诗词!!!

2023-01-07 16:19:01 编辑:lily 浏览量:636

描写兰花的句子,不是古诗词!!!

描写兰花的句子,不是古诗词!!!

兰花是中国传统名花,是一种以香著称的花卉。它幽香清远,一枝在室,满屋飘香。古人赞曰:“兰之香,盖一国”,故有“国香”的别称。  兰的叶终年常绿,它多而不乱,仰俯自如,姿态端秀、别具神韵。中国自古以来对兰花就有看叶胜看花之说。它的花素而不艳,亭亭玉立。  兰花以它特有的叶、花、香独具四清(气清、色清、神清、韵清),给人以极高洁、清雅的优美形象。古今名人对它品价极高,被喻为花中君子。在古代文人中常把诗文之美喻为“兰章”,把友谊之真喻为“兰交”,把良友喻为“兰客”。  ============================  兰花素淡、飘逸、雅致、洁净,那质朴的花朵,常常伴随有沁人心脾的清香。  “兰花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之法,不因穷困而改节”,几千年前,慧眼独具的孔圣人就对兰花发出了这样的赞语,郑板桥曾经说过“兰花不是花,是我眼中的人”、“兰香不是香,是我口中气”,他常把兰同竹石画在一起,称竹梅菊兰是四君子!  身为草而不甘平庸,虽无骨却绝不靡弱,生于幽谷而不自弃,这就是兰心蕙智的雅洁。我想这就是千百年来多少文人雅士舍牡丹而独爱兰的原因吧!  我爱兰花,不仅爱她的形体之美,更爱它高雅脱俗的气质。它叶型优美,花瓣通体一色,洁白透香,玉脂凝膏,腻如蚕肤,更显其清雅高洁,纯真质朴。我爱兰花具有清雅淡素、不与群芳争艳的品格;我爱兰花的清馨幽远的香味,沁人肺腑,使人陶醉。  ===============================  兰花又是一种文化。古人把兰与松、竹、梅并称为“四友”、“四君”,但“竹有节而无花,梅有花而无叶,松有叶而无香”的缺憾,使人们对“有节、有花、有叶、有香”的兰花情有独钟。人们从兰花天生丽质的外形上,又赋予她高洁、独秀、气节等人文气质,于是兰花就有了人的灵气,人的思想,人的道德,人的情操。  据说孔子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而周游列国,最终无功而返,在深山幽谷之中,见芳兰独茂,喟然叹曰“兰当为王者香”,于是停车鼓琴作《猗兰操》,自伤不逢时,托词于兰。但正是“王者香”一词把兰文化定位到极高的程度,几千年来成为人们对兰花品性的最高评价。  古人认为,花品有高下之别是天地所赋,兰花生长在穷山僻野却奇香扑鼻,人们称她为“香祖”、“国香”、“王者香”、“天下第一香”,但人们也观察到,她具有不与群芳邀宠,不求闻达于世的自然品质,而这正是古人认为正人君子所应具备的品质,于是花品与人品就自然地融合起来了。古人就从来不把香浓如茉莉、栀子等花木比为君子,也不会把美艳如桃花、杏花的花木称作君子,因为在古人看来,它们的天然属性中缺乏君子所具备的美德。由此看来,古人是先定位人品、人格,再从自然界中寻找定位的参照物,比如花木,于是就有了借花喻人,以人拟花的中国特有的赏花文化。

标签:古诗词,句子,兰花